The Cavalier Daily
Serving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Since 1890

中国留学生通过弗大的“本地学习”(Go Local)计划在国内参加课程

这个学期,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继续为那些因为疫情而不能前往弗大的学生们提供校园生活

中国留学生可以在保持弗大学生身份的同时在复旦大学选课并在其校内住宿。
中国留学生可以在保持弗大学生身份的同时在复旦大学选课并在其校内住宿。

本文不表达译者的观点和立场,具体信息请参考原文

作者:Harry Farley

译者:费爱雯 

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许多中国留学生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由于新冠疫情和美国政府出台的旅行限制,许多学生无法入境美国前往校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弗大在上学期与上海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创建了一个计划,该计划针对因新冠和其他问题而无法前往弗大的中国学生,并在今年春季学期继续实行。

由U.Va中国办公室Justin O’Jack主任领导的“本地学习”(Go Local)计划专门为在新冠疫情不确定期间无法或不愿前往弗大校园的中国留学生而设置。

自2001年弗大加入Universitas21(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小组)以来,弗大就一直与复旦大学保持着合作关系。尽管弗大于2014年已离开Universitas21,但弗大仍与复旦大学保持着合作关系。 2008年,弗大与北京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换生协议。该协议于2012年扩展为两校之间的年度交换生计划。

在秋季学期并一直持续到今年春季,中国学生可以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不用前往弗大校园,学生们可以选择在这些大学上课,并拥有相同的、甚至更加深入的大学生活体验。

弗大这一计划的实施是通过与所在大学的直接协议完成的。弗大是少有的创建此类计划的美国大学之一。其他学校通过收费的第三方服务来完成交换生项目,而弗大则通过互学互助的方式交换学生。借此,学生可以获得全额学分,在酒店中住宿,并且可以在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学习。

上个秋季,复旦大学容纳了75名学生。其中大多数人选择住在校园里以获得深度的大学体验。按学院划分,文理学院的学生为67名,建筑学院的学生为4名,工程专业的学生为4名。按年级划分,共有58位新生,13位大二学生和4位大三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中国34个不同的城市,其中9名学生来自上海。这个春季学期,复旦大学将有79名弗大学生,而北京大学将有10名弗大学生。

复旦大学的学生有机会住在由弗大中国办事处安排的校园酒店内。去年秋天,有61名学生选择住在这家酒店。酒店也将其部分房间变成了供学生使用的自习室。复旦的其他14名学生住在校外。

学生可以在复旦大学修最多9个学分,其余课程需要是弗大的课程学分以保持他们的弗大学生身份。弗大的所有课程都通过Zoom在线教授,而复旦大学的所有课程都可以在校园线下教授。

尽管该计划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学生都开放,但大一新生的录取优先级要高于其他学生。这一计划没有正式的申请程序,但学生需要填写一些调查表并完成其他注册要求。

去年秋天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在八月再决定是否去复旦或北大读书,但必须在10月就做出关于春季学期的决定。这一时间比开学日期3月1日要提前四个多月。

对于他们在复旦上的课程,学生将能够获得转学分。但是,他们仍然需要获得主修专业或辅修专业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使这些学分满足学生的学位毕业要求。

复旦大学的课程选择类似于弗大的课程——学生可以从历史、经济学、数学、科学和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课程中进行选择。

杨鸿嘉(Andy Yang)是来自中国并参加“Go Local”计划的大一学生。他住在复旦大学附近。杨鸿嘉强调:他还在读高中时就曾去过复旦大学听课并结识了一些教授,因此他已经与复旦建立了联系。

他还提到:他非常享受面对面的课堂学习以及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如果他本学期在Zoom上上大学的话,这些都是他没有机会感受的体验。

杨鸿嘉说:“住在校园里还可以为我提供更多机会参加团体活动和俱乐部,例如骑行队、文学俱乐部、模拟联合国和城市研究俱乐部。”

虽然杨鸿嘉很享受在中国的大学生活,他今年其实并没有来弗大的选择。他说,由于新冠疫情,他无法获得F-1签证来美国。

在中国的美国领事馆于2020年2月已经暂时停止受理非紧急签证的申请预约。因此,很多中国学生无法获取学生签证。在2020年4月到9月之间,美国仅仅为中国学生发放了808个学生签证。这与2019年同期发放的90,410个签证数量相比下降了99%。在2020年1月31日,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声明,禁止在赴美前14天内于中国停留的所有非美国公民入境美国。

杨鸿嘉表示,他在复旦大学的经历比他预期的要好得多。他上了具有挑战性的专为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设计的高阶课程。一开始虽然很艰难,但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和教授都非常乐于帮助他。他们向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教科书和参考网站,以帮助他学习。他对此非常感激。

杨鸿嘉参加的课程包括“上海:城市研究”和“美国宗教与社会。”他向复旦大学的其他学生强烈推荐前者。这节课的教授在上海市区出生和长大,并至今仍住在这里。

杨鸿嘉说:“这门课程的课堂就是整个上海。实地考察在教学计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鸿嘉表示,他在“Go Local”计划中最好的收获就是学习经验。他在中美关系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的教授吴心伯坚持不懈,执着严谨。他以后想要主修政治学,继续研究国际关系。他在本学期也将返回复旦继续学习。

吴心伯教授还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以及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来自上海的三年级学生,经济学和数学双专业的刘阳禾(Hannah Liu)也参加了去年秋天的“Go Local”计划。

刘阳禾决定参加“Go Local”计划的决定很容易——复旦大学一直是她的梦校之一而她的母亲也是复旦的校友。六年前移居美国后,刘阳禾认为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与父母有更多相处时间的好机会。同时,由于新冠病例数量上升,她还非常担心美国的新冠疫情情况。

自疫情开始以来,中国报告了约100,000例新冠病例和4800多例死亡,而美国的病例总数已超过2700万,其中47万例死亡。 1月2日,美国单日报告的病例超过30万。目前,美国一周平均下来每天约有100,000个病例。

刘阳禾提到在整个经历中弗大对她的支持。感恩节期间,学生们受邀请与大学校友在弗大中国办公室和复旦大学教员的协调下共进感恩节晚餐。

她还作为大学的学生代表见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James Heller。在那里,她能够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其他美国学生分享对自己处境的看法。

通过该计划,刘阳禾参加了环境科学课程和“战略管理”。她非常享受“战略管理”课程。由于课程设计的原因,刘阳禾通过多个小组项目结识了很多复旦大学的学生。她也对内容很感兴趣。

刘阳禾说:“每周讨论不同的公司及其战略计划的经历使我感觉回到了弗大。”

刘阳禾也与同来复旦的弗大朋友们走得很近。她说那是体验中最好的部分之一。他们对自己无法回到美国的校园感到失望,但仍然能够去咖啡厅吃饭或去图书馆读书让他们感觉到了一如即往的生活。

“Go Local”计划使中国的大学生能拥有正常的大学生活并在新冠疫情期间保障安全。弗大中国办公室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进行了非常密切的合作,使中国学生有机会像在弗大时那样学习。

更正:本文之前版本报道弗大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开始日期为秋季,为错误信息。文章已更正:弗大与北京大学的合作从今年春季开始。北京大学与弗大商学院的合作关系始于2008年,并与2012年与弗大建立联系。弗大和复旦大学的首次正式学生交流始于2011年。在吴心伯教授的介绍中,本文之前版本报道他为心伯,正确称呼应为吴教授。本文也新增更多有关留学签证的信息,反应中国国际学生在签证方面的困难,以及本届学生在如何满足弗大通识教育和专业选课方面的困难。

Comments

Latest Podcast

From her love of Taylor Swift to a late-night Yik Yak post, Olivia Beam describes how Swifties at U.Va. was born. In this week's episode, Olivia details the thin line Swifties at U.Va. successfully walk to share their love of Taylor Swift while also fostering an inclusive and welcoming community.